近年来,安徽省郎溪县十字镇利用数字化技术,抓培训、搭平台、兴产业,把培育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新引擎,不断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同时,以数字政务建设为抓手,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高效。插上数字化“翅膀”,十字镇乡村振兴工作正奋力起飞。
田野里开起直播间,土特产变身“抢手货”,一批批掌握数字技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年轻人变身新农人,为现代农业农村发展助力。
依“数”管镇 治理精细化
安徽省郎溪县十字镇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不断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在平安建设创建中,在国省县乡道路公共区域、重要节点覆盖建设“雪亮工程”。现已实施的“雪亮工程”二期建设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雪亮工程”二期共建设点位140处、视频监控668个,打造天眼监控调度网,实现社会治理“天地空”全天候无死角。切实发挥乡村大喇叭直接有效的特点,全镇88处应急广播,将疫情防控、农技植保、秸秆禁烧等信息及时发布。利用无人机巡航,实时对地质灾害、交通隐患、林业管理等开展常态化综合执法管理。拟对天子门村通信铁塔安转360度监控点,实现人防、技防相结合的精确管控,无重大信访和刑事案件发生,推进了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荣获“平安中国先进单位”,有效提升了数字乡村治理和平安建设水平。
用“数”驱动 创出好“钱”程
建设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十字镇十字村以318国道改扩建为契机,流转土地400余亩,规划建立了皖东南苗木交易市场,现入驻苗木经销商28户。统一场所、统一平台,为广大苗木经营户带来了更优渥的信息和市场。
一根网线,连接全国,背后给予助推的正是数字技术带来的巨大市场。皖东南苗木交易市场经销商无一例外都开通了网络平台,通过大力开发线上销售,实现自身业务发展。目前,皖东南苗木交易市场年销售总额突破两亿元。
除了苗木,当地农特产品也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字镇政府强化引导,成立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协议,指导标准化种植,以市场价统购家常咸菜,然后进行加工包装后在网店销售,有效降低成本、效益显著提升的同时,实现了销往全国,农户稳产稳销。
十字镇鼓励返乡青年创业带领更多的有意发展电商的青年勇敢学习创业,定期开展专业教学,团队手把手传授电商运营知识,以一带十、十带百,以创业带动就业。
网“数”直连 “孵化”新农人
十字镇不断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和新型农业发展,催生了乡村新业态。自“数字乡村”启动以来,镇政府通过打造电商企业集聚平台,积极引入第三方电商服务商,建设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为电商创业者提供孵化服务。
利用电商平台发展农业产业,离不开懂技术、会运营的人才队伍。为此,青狐农村电商创客中心开展电商教学,孵化农村电商人才,为吸引高端人才返乡创业,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和创业扶持。目前,基地已完成培训8期、培训学员670人,其中成功转化60余人,培育了金福姐、大静静、许村花等本土优质“网红”,通过直播、电商等手段深化新媒体平台作用,构建线上加线下“一张网”双向销售网络,推动“直播 产业”快速发展。
在探索电商发展过程中,十字镇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服务中心、“服务站点 电商企业”“合作社 农户”的电商发展机制,通过帮扶机制的建立和基地建设,带动农户参与,帮助农户增收致富。
聚“数”办公 服务“大民生”
十字镇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营商环境优化,在窗口办事效率不断提升的基础上,积极整合基层政务服务资源,大力落实线上办理,依托“互联网 ”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在7个村、2个社区设立为企服务、人社、民政等帮办窗口,持续优化办事流程,推行“在线咨询、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网上办结、快递送达”的便民办理模式,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年受理办件量达10万件次,提高了办事效率。
同时,为民服务中心还设立了红色代办服务窗口,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帮办代办服务,推进乡镇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快办”转变,大大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目前,镇级148项、村级76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网一体化平台,网上可办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