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云南省安宁市近年来不断创新举措,加速搭建招才引智“金字塔”,广聚天下英才有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安宁市从政策体制机制上战略性调整人才结构,加速了“高精尖缺”人才涌入。安宁市人社部门修订了《安宁市螳川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明确6个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引才方向。实施 “名校英才入螳川”行动等,精准链接各行业系统“高精尖缺”人才需求,积极打造有力有效,具有比较优势的“螳川人才”品牌“1 n”政策体系,夯实引才基础。五年来,全市共专项引进高精尖缺“螳川高层次人才”30余人。特别是政策调整以来,仅2022年引才数量占到了五年引进总量的1/3,且人才层次出现逆转,“高精尖缺”导向更加凸显。
在引进人才方面,安宁扩大了政策辐射面,将非公有制企业与市属公有制企业一并纳入引才扶持范围,引才类别从5类增至7类,适当放宽年龄限制,建立事后申报认定机制,引才渠道得以拓宽。安宁市创新实施了云南省县(区)级首个覆盖面广、重点针对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群体的引才留才新政策——“兴安计划”,设置岗位开发、工资、购房租房、贷款等8项补贴。同时,安宁加强“政校企”合作,组织23家企业和高校面向全国开展校园招聘引才活动。不仅如此,安宁还打造柔性引才名片,今年先后成立乡村振兴博士后工作站、上海名医工作站等,柔性引入博士7人。
安宁把留才保障作为“塔基”,优化软硬件服务保障,开通“螳川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卫生医疗、住房等绿色通道,解决了人才后顾之忧。为了激励人才,及时兑现政策待遇,今年安宁共发放“螳川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补贴212万元;兑现“兴安计划”各类补贴270余万元,惠及单位47家、毕业生460人;奖补云南技师学院、云天化、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等企事业用人单位人才培养、优秀人才配套资金43.2万元;推荐入选“春城计划”专项4人、“春城产业导师”1人,人才指标在营商环境考核中保持昆明市第一,营造了“近悦远来、宜居宜业”的良好人才发展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