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社区 增智添力-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凯时kb官网登录
深入社区 增智添力
——合肥蜀山区笔架山街道派驻基层治理指导员促共建共治
放大 缩小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实施了派驻基层治理指导员制度。笔架山街道的4名基层治理指导员上任几个月以来,扑下身子深入社区一线,积极参与小区治理,成为了建强基层治理体系的指导员、融合基层治理力量的组织员、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宣传员,做到了为基层治理增智添力。

利用基层治理指导员自身的管理经验、业务能力、专业知识,笔架山街道及时深入社区督促落实《关于深化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若干举措(试行)》,指导派驻社区党组织按照要求建设好小区党组织,进一步完善“小区党建指导员 党组织书记 红色小管家”的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截至目前,全街道共组建123个党组织,3126名党员奋战在各条战线,为小区治理、企业发展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街道共有50名“红色小管家”、25名社区“小管家”在社区履职。

“现在,小区建强了党支部,党员们‘家’的归属感更强了,每当‘家里’有事,他们都会冲在一线。小区还组织热心居民成立了几支志愿者服务队,成为了服务基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林轩社区党委书记范贤兵说。

笔架山街道发挥基层治理指导员的自身能力,对外引资源、促共建,对内挖资源、促治理,充分发动小区党员和热心居民、志愿者,链接驻地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等资源,推动形成“小区党组织引领、党员深度参与、各方共同配合”的小区多元共治机制;持续强化区域党建,积极与辖区3家中央驻皖单位、4家省厅机关、62家市直单位及92家省、市属大中型国有企业开展区域共建,引流驻地资源参与小区治理,实现“街道‘吹哨’、单位报到,社区‘点单’、部门‘接单’”;进一步健全“一居多会”制度,建立党小组长、楼栋长、文体员、治安员、卫生员、调解员、巡查员等“两长多员”队伍,构建组织全覆盖、服务全方位、全民齐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疫情发生以来,省、市、区共建单位数千人次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热心居民及小区志愿者数万人次参与疫情防控、小区治理。

在宣传工作中,基层治理指导员利用所学所知,通过以会代讲、面对面宣讲等形式,就地就近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把党的理论政策及时送到了群众身边。

为推进政务服务平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笔架山街道积极发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睦邻点“三级治理平台”的作用,优化办事流程及服务功能,开展“改作风、办实事、优环境”等“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真正把群众和企业当家人,把群众和企业的事当家事,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让群众、企业办事少跑腿;充分发挥基层治理指导员自身优势,统筹各项资源,协助派驻社区解决小区治理重点难点堵点事项,进一步推进服务居民阵地前移,通过“周一夜议”“周末议事厅”“请你来协商”等议事平台,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形成“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基层治理格局,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合肥市委讲师团二级调研员、派驻蜀山区笔架山街道翠庭园社区基层治理指导员张步根表示,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基层治理指导员要与街居党员干部齐心协力,进一步建强基层党组织,让每一位党员找到“家”,让每一个党组织有作用;要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引导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同时畅通民主协商的渠道,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解决在实处。

下一步,笔架山街道将凝心聚力,积极发挥基层治理指导员善治善为的能力,引导他们践初心担使命,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扎实推进基层治理走深走实,不断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蜀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出智出力作贡献。

记者 吴昊 通讯员 闫大平 谢虹龄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