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云南省陇川县户撒乡户早村一派丰收景象。田野上、民宿内、养殖场里,处处涌动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希望。
添草料、加水、查看待产母牛的身体状况……户早村村民曹保财正在离家不远的养殖小区内忙碌着,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
“我养了9年牛。以前养牛是‘混日子’,后来政策好了,养牛才成了一条致富的路子。”说起养牛致富的故事,曹保财脸上满是喜悦。
长期以来,户早村里养牛的人不多,并且多养殖土黄牛、水牛,收入不高,一直未能形成规模化养殖。曹保财在村里算是养牛大户,最多时养着近30头牛。此前,他养殖的土黄牛体型小、成长周期长、市场销路和价格不稳定,人力、时间成本投入很大,但年收入仅有几万元。
曹保财的子女不在身旁,他和老伴上了年纪不想外出务工,也无法承担繁重的农活,长期以来以养牛为生,收入仅能维系温饱。但曹保财对此并不甘心,始终在谋划着寻找致富的新路子。
2016年初,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对户早村实施产业帮扶,提供158万元帮扶资金,建成了占地约2500平方米的养殖小区。小区内包含办公区、草料存放间、牛舍、运动场地,排污沟、水管、电力设备等附属设施一应俱全。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烟草专卖局派驻户早村第一书记刘亚介绍,驻村工作队通过考察,引进了西门塔尔肉牛品种。在养殖小区建成之后,积极入户对村民进行宣传动员,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发放了种牛,还邀请技术人员开展了技术培训。
产业帮扶政策和曹保财的致富愿望不谋而合,但养殖资金对他的家庭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销。驻村队员了解了这一情况后,通过积极协调帮他办理了贷款,购进了第一批牛。有了新品种和充足资金,能继续干老本行,曹保财的干劲更足了。
虽然已经养了近10年,一向严谨的曹保财还是在养牛的大小事上都很上心。他从不落下一场养殖培训,还时常跟畜牧兽医站的技术人员请教养殖技术和疾病预防方法,不断储备养殖知识和经验。另外,为了扩大规模,他坚持购入母牛繁殖小牛,养成后销售,用挣到的钱再买牛来养。
渐渐地,曹保财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年收入也翻了番,成了村里的养牛“土专家”和致富带头人。每每有养殖新手前来请教,他都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养殖技术和致富经验传授给他们:“一定不能用发霉的草料、饲料喂养,要用咱们田地里的新鲜草料喂养,这样牛肉的品质才会有保证……”
“口碑好了,大家才会更信任你,销路才能更广。”曹保财说。对他而言,踏实肯学、讲求信誉、坚持本心,就是致富的根本之道:“致富固然重要,但坚决不能砸了咱们自己的牌子,讲质量、讲信誉,致富路才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