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打好乡村全面振兴这场硬仗-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凯时kb官网登录
奋力打好乡村全面振兴这场硬仗
放大 缩小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024年2月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三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绘就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文件要求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

“千万工程”是成功范式。“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从整治农村环境、解决“脏乱差”问题入手,由点及面,扩容建设,经过20多年的持续推进,已经成为涵盖乡村振兴各个方面的一项系统性工程。“千万工程”不仅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整体面貌,也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先行探索,提供了成功范例。学习“千万工程”经验,重在学习运用蕴含其中的理念方法,关键要从实际出发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14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2023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我国粮食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统筹粮食生产、流通、消费,打出了政策“组合拳”。文件把抓好粮食生产保供作为重点,明确了稳面积、增单产的主攻方向,提出了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任务目标。

防止返贫是底线要求。消除绝对贫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取得的举世公认的历史性成就。防止规模性返贫既是重大的经济任务,而且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必须持续用力,思想上不能松懈、工作上不能松劲。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重点是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着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

“三个提升”是振兴支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等“三个提升”,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用三个章节进行了专门部署。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重点是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提升乡村建设水平重点是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提升乡村治理水平重点是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安宁。

农民增收是中心任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摆在突出位置,提出“两强化”要求。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重点是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强化农民增收举措,重点是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支持农民持续增收致富,日子越过越好。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党组织是引领乡村各项事业发展的“火车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明确主攻方向,扎实组织推动。

2024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向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让我们沿着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这一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路线图”,坚定信心、铆足干劲、苦干实干,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本报评论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