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水生金 桦甸蝶变-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凯时kb官网登录
驯水生金 桦甸蝶变
放大 缩小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初秋时节,“北国金城”吉林省桦甸市辉发湖的十里荷塘美景如画。这美景的背后,是桦甸市像爱护生命般保护水环境的奋斗历程。

多年前,辉发湖因工业废水和沿岸居民生活污水随意排入而被污染,难闻的气味让人掩鼻绕行。如今,辉发湖水清岸绿,湖边总能看到居民散步、锻炼的身影。

桦甸市委、市政府的铁腕治水,让辉发湖完成了从“污浊不堪”到“荷香满湖”的美丽蝶变。

近年来,桦甸市坚定践行“两山”理念和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不断完善水治理体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吉林省万里绿水长廊项目谋划建设,统筹协调、多措并举,擦亮了桦甸市生态宜居城市的名片,铺展开一幅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

桦甸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辉发湖水生态治理是桦甸发展的一道‘必答题’。近年来,桦甸把它提升到重大民生工程的层面,举全市之力进行解答。我们的‘答案’很明确,那就是‘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2016年至2018年,桦甸市累计投入1.3亿余元,全面开展辉发湖水生态治理。2019年以来,辉发湖水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桦甸市持续加大投入,建设湿地河道,新建观景长廊,重点打造十里荷塘,在湖中大量培植荷花、芦苇、菖蒲等植物。

如今的辉发湖可谓“旧貌换新颜、盛装再添彩”,十里荷塘成为了城市的新景点。

辉发湖治理是桦甸市以水兴城的生动缩影。桦甸市辖区内现有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87条。2021年,桦甸市积极结合矿山恢复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退耕还林、“七边”环境治理等工作,建设高标准农田9.4万亩,绿化美化河流673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3平方公里,完成国家重点治理项目8.58平方公里,河湖水生态及岸线环境明显改善;综合治理32座小型水库,清淤450多万立方米,库区栽植芦苇、菖蒲25.4公顷,坝坡种草60.4公顷,库岸栽植乔木灌木15.7公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水库清出的淤泥后被送往低洼耕地,为600多公顷的耕地增肥力、促增产,实现了水库治理与助农增收双赢。

今年,桦甸市持续重拳出击,在环境治理上再下苦功:加快推进辉发河(五道沟—公别河)环境治理工程,辉发河桦甸市重点段险工护岸、防护大堤配套等重点工程,治理辉发河河段27公里;对常山同兴小流域8.5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进行了综合治理;建设双杨树水库下游灌区29公里灌溉渠道,切实改善了八道河子镇2.1万亩农田的灌溉条件。目前,2个分别惠及二道甸子镇和八道河子镇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已批复,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桦甸旅游打的是山水牌,离不开山也离不开水。”桦甸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随着水环境治理的强力推进,桦甸市全域生态环境得到了质的飞跃,生态旅游产业蓬勃兴起。枫雪部落、森林慢谷等旅游景区依水而建、因水而灵,各项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不断完善和丰富,吸引着大量游客参观游玩。今年1—8月,桦甸市实现旅游收入2.34亿元。

做足水文章,修复水生态,唤醒水经济。如今,在蓝天碧水的映衬下,桦甸市正借水生金,全力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向着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不断迈进。

记者 王天武 通讯员 王天娇
返回目录放大缩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