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国际物品编码组织、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签署三方联合声明,推动浙江省率先建设“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global migration to 2d,以下简称gm2d)示范区,共同推进由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运用二维码打造的“浙食链”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成为gm2d在全球率先推广的应用项目。
gm2d是国际物品编码组织于2020年年底提出的一项倡议,致力推动2027年前全球范围内实现从一维条形码向二维码的过渡迁移,引领各领域全面实现商品二维码的识读解析等功能,达到各行业之间数据信息互联互通。
温州市场监管部门以苍南县获批全省首个gm2d示范区县域先行试点为契机,在苍南县已开展全域全品类试点的基础上,引导各县(市、区)选择特色产业开展试点,助推温州市gm2d向食品以外的全门类拓展和全品量覆盖。
gm2d的关键环节是企业在产品生产前申领二维码。这个二维码承载的信息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包括基本信息、合格检验证明、质量服务承诺、消费信息反馈等。温州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围绕二维码申领、产品赋码、出入库用码、终端结算用码等,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推动gm2d应用落地。
笔记本等文教用品制造是温州龙港市的特色产业,全市每年笔记本生产量达10亿多本。龙港市市场监管局gm2d专班协助企业引进技术,推动龙港市文教用品行业率先实现一维条形码向二维码转移。
针对gm2d示范区建设中的攻坚难点“大型商超仓储结算系统改造”,温州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全线联动,市局gm2d专班与省局开展技术对接,各县(市、区)局分管领导上门为辖区内大型商超负责人培训。目前,温州市共激活“浙食链”应用主体3万余家,居全省第一,赋码564万余个,实现了“三重三全”目标,即重点主体全部上链、重点品种全链条无纸化追溯、重点凭证全面数字出证。
为满足企业和消费者对商品二维码的多元需求,温州市永嘉县市场监管局gm2d专班充分学习二维码使用规则、技术规范及相应法律法规,确定本地乘骑玩具行业为试点行业,深入企业掌握产品种类数量、结算软件及制码设备工艺等情况,推进转码和物流结算用码等工作。永嘉县市场监管局围绕前期“浙食链”应用成果,制定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用码覆盖计划,通过组织培训、座谈会,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赋码用码意识,提升公众对“浙食链”的知晓度,逐步提高流通领域赋码食品占有率。目前,全县白酒、食用油、调味料等生产企业实体转码率达100%,大型商超浙产赋码食品覆盖率均超过60%。
温州市平阳县市场监管局协助辖区内企业——浙江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仓储系统改造,与“浙食链”系统自动对接上线,实现了“一物一码”全场景应用。目前,企业已架设好二维码喷码生产线,为实现仓储品类码向批次码转变奠定硬件基础,共有121款乳品、米制品等产品完成96.7%实物赋码,从原材料供应、入库验收、生产加工、检验管理到物流配送直至终端网点,严格落实出入库用码,已在“浙食链”系统完成出入库信息约12万批次、检测报告约1万份。平阳县市场监管局还牵头在试点乳品零售店铺推进终端结算系统落地,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双向追溯,实施“生产—流通—消费”的全链二维数字化管理。
温州市文成县市场监管局与县农业农村部门协作,逐步推进文成杨梅、糯米山药、文成茶叶等特色产业上链赋码。今年7月杨梅采摘季,以进货报备的方式将温州市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服务系统的《承诺达标合格证》作为统一凭证,上传“浙食链”系统,做到源头上链,实现从种植到流通的信息联通流转。文成县市场监管局加快落实“阳光工厂”建设全覆盖、卤肉“一件事”改革等工作,生动展现食品生产状况,推进“浙食链”应用提质扩面。
温州市瓯海区将校服生产列为gm2d试点产业,瓯海区市场监管局深入校服生产企业现场协助企业通过“浙品码”申领商品二维码。温州市瓯江口新区市场监管部门会同温州市市场监管局计评处、产品监管处和标准化院组成工作组赴浙江曼瑞德公司,开展家用燃气采暖热水炉产品gm2d赋码指导服务。现场检查生产线、赋码设备、操作系统等,针对企业反映的gm2d赋码技术不熟悉、涉及产品数量和型号种类众多、人员未接受培训等问题,现场操作演示并辅导企业开赋第一张gm2d数字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