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结合实际,把准工业“命脉”,通过强园区“点”、延链条“线”、求突破“面”、聚集群“体”四维度齐发力,为工业强区建设按下“快进键”。
红古区坚持要素向园区集聚、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先后引进22个行业领军企业,实施宝方10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置等一批重点项目。
红古区按照“一区多园”发展方式,统筹经济区红古园区与连海经济区红古园区“错位发展、功能互补、双轮驱动”,编制完成《红古园区扩区发展规划》《连海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化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等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推进连海园区化工园区申报工作,为项目落地和园区发展提供保障。2021年,两大园区工业总产值均接近百亿元大关,经济贡献率达到30%以上,为工业稳增提供了强劲动能。
为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格局,红古区围绕打赢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以及全省“1 10 x”、全市“四梁八柱”工业产业体系确定的产业发展重点,集中资源、集聚要素,攻坚推进强工业行动。目前,红古制定印发《红古区“强工业”行动实施方案》、产业链水平提升行动方案以及太阳能(新材料)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建成投产10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国产线、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置等一大批延链补链项目,建立了煤基循环、新型建材等七大产业链“链长制”。
同时,红古积极扶持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大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和产业链水平提升行动,推进传统工业体系向新型绿色工业体系转变。
红古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十三五”期间谋划储备、滚动实施总投资600余亿元的重大项目480多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0多亿元,通过点线扩面的方式为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红古及时更新调整项目储备,细化实化项目清单,在原有的基础上把更多领域的重大项目最大限度纳入国家和省市的“盘子”,力争在项目建设领域取得更大突破。红古将以兰州市工业企业倍增计划为抓手,强化“点对点”“一对一”精准招商,严格落实项目全过程全流程管理机制,营造招大引强、大抓项目的良好氛围,确保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质效、项目管理团队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红古区持续放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资源循环利用等国家级政策平台,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施传统产业“三化改造”,持续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形成了以有色冶金、煤基循环、高端炭素、城市矿产等七大产业链为主的产业体系,成为了全国主要的炭素生产基地、全省重要的煤炭和电解铝生产基地,引进了重点链主企业11家、链上企业17家,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4家,构建形成了“7 x”工业产业体系,煤基循环、有色冶金两个产业集群产值均突破50亿元。
红古坚持以“强科技”引领“强工业”,持续深化重点企业与科研院所、在兰高校科研合作,大力开展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重点实施碳复合材料研究及生产线、100兆瓦光伏发电、蓝天伏法玻璃光伏产业园等一批创新型绿色化工业项目,实现传统工业体系向绿色化、科技化工业体系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