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在甘肃省崇信县,条条大路如玉带飘舞,似彩虹飞渡,以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农村公路为脉络,干支相连、村村相通的交通网络铺展开来。货滞于途、人阻于道的窘境早已成为历史,崇信的交通路网日新月异,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近年来,甘肃省崇信县坚持把交通建设摆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紧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机遇,以构建对外连接交通大动脉、对内畅通城乡微循环的现代化交通体系为目标,努力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推进重点项目 改善交通环境
9月6日,继龙泉寺隧道和高庄隧道贯通之后,崇信隧道全线贯通。这些项目的贯通将有效破解长期制约崇信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改善群众的出行条件。
“十三五”以来,崇信县把公路建设作为破解发展瓶颈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s203崇信段、s320彬县至华亭公路、g312改线泾川至崇信段建成通车,s28灵华高速、g312散花沟至花所段加快建设,华通汽配物流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多个事关全县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今年,崇信县加快项目建设力度,实施交通项目13项,总投资47.2亿元,完成投资8.8亿元,重点实施了汭河青年大桥建设、九功大桥拆除重建、农村公路养护等工程,努力实现“县域通高速、乡乡通三级路、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沥青(水泥)路”的目标。
如今,崇信的交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网络布局更合理、功能更完善,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好农村公路 助推乡村振兴
如果说国道、省道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那么农村公路就是向大动脉源源不断输送营养的“毛细血管”。
8月底,总投资1288.29万元,全长10.34公里的崇信县泾川至华亭(木家坡至信家庄段)公路维修改造工程全面建成通车,柏油马路取代了以前的砂石路,大大方便了附近居民的出行。
近年来,崇信县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带动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抢抓省、市政策机遇,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实施了多个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农村公路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全县农村公路由“瓶颈制约”向“基本适应”迈出了坚实步伐。
“十三五”以来,崇信县累计投资2.92亿元,已实施崇大路路网改善、“千村美丽”村组道路硬化、窄路加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危桥改造等农村公路相关项目43项、总里程299.5公里。全县现有公路223条、总里程879公里,农村公路列养率、好路率分别达到100%、87%。
9月7日,甘肃省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传来喜讯,崇信县获评2021年“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提升路网功能 优化运输服务
近年来,崇信县科学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运力装备更新升级,着力构建安全、便捷、舒适、高效、环保的道路运输服务体系,立足本县、辐射周边地区、多种运输方式联合运作的道路运输网络基本形成。
崇信县持续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建成县客运中心站及5个乡镇汽车站、98个行政村停靠站,79个建制村通客车率由2016年末的98.7%上升至100%。
截至目前,崇信县有客运班线47条、道路运输企业66家,累计完成道路运输总周转量46185.1万吨公里、道路运输货运量189.5万吨、货运周转量38367万吨公里,运输能力迈上了新台阶。
为加强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崇信县组织开展了“道路运输平安年”“安全生产月”、危险品安全专项整治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226场(次),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下一步,崇信县将继续秉持“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理念,加快完善综合运输通道,优化交通网络布局,强化综合枢纽功能,聚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奋力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美丽现代化崇信贡献交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