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近两年,郏县争取到省级畜位补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肉牛及奶牛产业发展、豫西南肉牛产业集群等项目资金1亿元以上,通过项目建设,郏县红牛产业已初步形成集养殖、科研、屠宰销售、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文旅休闲等为主的全产业链条。创建了省级郏县红牛现代农业产业园,争取到国家级豫西南肉牛产业集群项目,引进金星集团、国润牧业等一批大型养殖、屠宰加工企业,建成郏县红牛终端体验店,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产业链条,奠定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此外,做好服务指导,组建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对全县红牛养殖场(户)实现全覆盖;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合作,成立郏县红牛研究院,开展红牛养殖关键技术研究和技术攻关;实施省级农业科技引领优势产业发展共建试点县项目,指导养殖场(户)健康发展。
保种繁育
夯实红牛产业发展基础
郏县红牛雪花牛肉总脂肪酸含量高,尤其是脂肪酸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营养价值很高,品质能跟日本的和牛相媲美,是发展高端雪花肉牛产业和培育高端肉牛不可多得的品种资源。
郏县在郏县红牛保种繁育方面制定硬核措施,夯实红牛产业发展基础。保护品种资源,总投资近5000万元建成集郏县红牛保种、育种、冻精生产、科技研发及技术推广于一体的郏县红牛育种示范实验基地。同时,持续开展基础母牛核心群测定工作,及时将符合标准的郏县红牛母牛纳入基础母牛核心群,并落实核心群奖补资金。郏县还建立郏县红牛新品种培育基地,聘请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白跃宇为首席专家,提升郏县红牛雪花牛肉的比例和基因稳定性。创新繁育模式,依托省级龙头企业平顶山瑞宝红牛肉业有限公司,采取“龙头企业 养殖场(户)”合作订单养殖,实行小型养殖场(户)进行母牛养殖、犊牛繁育,龙头企业集中进行高端育肥的模式,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养殖效益,带动更多群众参与红牛养殖。
龙头带动
打造“中国高端优质肉牛”品牌
8月26日上午,在平顶山瑞宝红牛肉业有限公司仓库内,停着一辆大型厢式冷藏货车,装满一袋袋真空包装的郏县红牛雪花牛肉,整装待发。公司负责人李书岐说:“今天发往北京的货有10多吨,这些都是郏县红牛雪花牛肉,高价部位每公斤可以卖到上千元,其它部位每公斤几百元不等。今年公司红牛存栏有3000多头,屠宰了800多头牛,每头牛屠宰后进行72小时排酸,分近百个部位进行分割包装,一头牛产值近10万元。”
郏县红牛雪花牛肉营养价值极高,牛肉脂肪自然沉积到肌肉纤维之间,形成红白相间,状似雪花落在大理石上,它含有大量易被人体吸收的活性脂肪酸。郏县红牛饲养周期28个月,按照“郏县红牛高档雪花牛肉饲养技术规范”和特殊饲料进行饲养管理,饲料是炒熟的大麦压片、玉米以及大豆,并配以大枣、中草药等,以增强红牛的营养成分和免疫力,营养沉积到肌肉里,最后在牛身上形成丰富的活性不饱和脂肪酸,单体郏县红牛雪花牛肉的出肉率可达20%以上。
郏县红牛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周森森说,市场上普通牛肉1公斤才60多元,郏县a3级别以上的雪花红牛肉,1公斤可卖到700元以上,目前特殊饲养的郏县红牛的肉质可达国际公认的a4、a5最高级别。
郏县以龙头带动,打造“中国高端优质肉牛”品牌。通过建立郏县红牛高端肉牛产业集群,不断壮大郏县红牛高端肉牛饲养规模,推动形成“龙头企业 养殖场(户)”合作订单养殖模式等,持续扩大产能。
龙头企业集中高端育肥模式,即小型养殖场(户)进行母牛养殖、犊牛繁育,龙头企业集中进行高端育肥。日前,平顶山瑞宝红牛肉业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的郏县红牛高档雪花牛肉育肥项目正在建设,5000个畜位的养殖基地明年初即可投入运营。
养殖场(户)高端育肥模式方面,河南禾牛养殖基地、郏县康迪养殖基地、李口镇新阳光红牛养殖场等8家规模红牛养殖场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平顶山市润浦牧业万头红牛养殖基地、李口镇窦家寨红牛养殖项目等14家养殖场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
郏县开展郏县红牛一系列雪花牛肉育肥实验,2016年培育出a4以年级别高端雪花牛肉的郏县红牛;2019年郏县红牛入选首批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品牌价值10.25亿元;2020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020年12月,在全国首届中国牛·优质牛肉品鉴大会上,郏县红牛获得“高品质牛肉生产推介品种”,郏县红牛雪花牛肉获“综合评价优胜奖”;2021年,郏县入选全省农业科技引领优势产业(郏县红牛)发展共建试点县,2022年,被列入全省养牛大县培育县。目前,郏县红牛已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注册了郏县红牛肉商标。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模式,走专营道路,做好品牌打造。通过品牌认定和商标保护,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使郏县红牛成为全省优质畜产品的靓丽名牌,成为国内知名、国际认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牛肉品牌。”谈到郏县红牛产业发展,郏县县委书记王景育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