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省肥城市把发展肥桃经济、提升肥桃品牌作为助力乡村旅游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坚持把肥桃培优作为富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推动“三个转变、七大提升”,打造肥城桃种植、分选、销售产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肥城桃”,三个字里浸润着千年传承的历史底蕴和新时期的发展故事。刘学军是肥城市仪阳街道刘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家里种了100亩桃子,常年有七八个村民在园子里帮忙。
近日,刘学军的妻子李连英正在桃园里的法桐下挑拣着即将下市的“莱山蜜”。“这些果径都在95毫米以上,一天得发个二三百箱,月底之前肯定就卖完了。”李连英说,“佛桃和新佛桃马上就要上市了。”她熟练地将一个个桃子装进包装盒。
“我的桃园有3000多棵桃树,盛果期的树每棵能结300个左右。”刘学军说,“今年的单价较去年高一些,大概上浮了20%。全村能产600万公斤左右,收益可观。”
连日来,刘台村桃农更是忙得不亦乐乎。自从肥桃网络营销活动开启以来,肥桃订单量不断上升。
借助产地仓对接销售商的渠道优势,肥城桃乘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开启了“线上+线下”的运营模式。
刘学军说:“近年来,刘台村桃产业发展得虽然不错,但是在销售环节还存在弊端。”产地仓的落地使用,不仅稳定了供应链,还打通了肥城桃在全国市场的销路,更借助专业化的检测设备,打造标准化、规范化的肥城桃销售体系。如今,刘台村依托阿里数字乡村产地仓,打造肥城桃规模化产业,为乡村振兴积蓄动能。同时,刘台村围绕“桃文化”打造旅游经济,延长产业链。每年举办的桃花节更是让刘台村声名鹊起,打响了肥城品牌。
像刘学军这样的桃农,在肥城市至少超过1.5万户。2021年,肥城桃种植面积10万亩,年总产量突破20万吨,年销售收入10亿元,年利税5亿元,桃农人均年收入3.5万元。
“目前,肥城桃品牌价值达23.5亿元。”肥城市肥城桃开发服务中心负责人乔善晶说,“特色品牌的创新打造,为肥城桃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有力提升了肥城桃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水平,促进了桃农增收、产业增效,助力了乡村振兴。”
借助“桃产业 电商 旅游”的新模式,肥城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如今,新鲜的肥桃如同插了翅膀一样飞入千家万户,桃农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桃都”肥城的名号也更加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