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歇”文化 古村展新韵-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凯时kb官网登录
聚焦“歇”文化 古村展新韵
放大 缩小

韩世忠纪念广场一角 记者 张伟伟摄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这里是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歇马桥村,一座典型的江南小村庄。村内一条龙形水系贯穿南北,村落沿河分布,构成了江南水乡“水街相依、窄巷深弄”的传统风貌。近年来,歇马桥村获得了多项荣誉:2014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成为昆山目前唯一的国家级传统村落;2020年获评江苏省第四批次特色田园乡村;2022年获评苏州市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精品村。

相传,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曾带兵行至歇马桥村,见水草丰美,便在此歇马休憩。后为方便往来,在村中的河上修筑了歇马桥,歇马桥村因此而得名。

歇马桥村村支书周泽华介绍,歇马桥村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顾炎武故乡千灯镇南郊,是昆山市首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占地面积3.62平方公里,辖13个自然村。其中,歇马桥和腰庄两个自然村在2012年被列为永久保留村庄。

在这座苏沪边界的水乡村落里,没有城市的嘈杂与喧嚣,没有陌生人之间的隔阂与疏离,潺潺河流边,迎接游客的是白墙黑瓦、草木葱茏的农村风貌,是小桥流水、炊烟袅袅的古村落环境。歇马桥村的古朴与恬静,总能激活游客的乡愁记忆。

和许多传统的江南古村一样,歇马桥村的老街临河而建,500米长的古石板路两旁,保留着约5000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韩世忠纪念馆、新四军淞沪抗日史迹陈列馆(周达明烈士纪念馆)两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石板街、歇马双桥、百年黄杨等地标,持续挖掘特色人文内涵、不断擦亮历史底蕴,集中呈现古村落、古桥、农耕等文化特色,放大了歇马桥村特有的文化属性。

近年来,千灯镇以歇马桥村为标杆,依托丰富的生态人文特色资源,积极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建成了歇马桥古村落等特色旅游景点。2019年3月,歇马桥村和苏州文旅集团、亚太集团签约建设农文旅综合体项目,共同打造乡村文旅生态链。歇马桥村坚持传统村落保护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相融合,在保留古村落环境的同时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真正让历史“看得见、摸得着、活起来”。

在发展文旅产业的过程中,歇马桥村还引入了许多时尚元素。聚焦“歇”文化品牌,推出了“一尺花园、半山诗雨”等农文旅融合项目,实现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有效嫁接。已开工建设百盛人家“私宴”、汉服文化体验馆等一批文旅项目,预计年底投入运营,为游客增添体验乡村慢生活的新选择。

一棋落定、全盘皆活,文旅产业的发展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民的房子置换出来,可以出租给文旅企业,获得固定的租金收入。村民还可以参与到项目运营中,获取工资收入。”周泽华说,“我们村农房合作社把资产盘活后,入股村民还能得到分配的股金。”

千灯镇副镇长朱伟说:“在打造现代化宜居乡村方面,我们构建由特色美丽窗口、特色精品乡村、特色康居乡村、特色宜居村组成的‘四级创建体系’。截至目前,全镇累计创建2个江苏省特色精品乡村、26个苏州市特色康居乡村、6个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35个特色宜居乡村。”

下一步,千灯镇将锚定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总目标,充分发挥农业发展基础好、城乡融合水平高的优势,积极探索实践,以“五百行动”为重要抓手,推动全镇农业农村在产业发展、农村环境、集体经济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奋力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千灯特色的乡村振兴镇域样板,为昆山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 张伟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