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池坝风光好-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凯时kb官网登录
绿色池坝风光好
放大 缩小

八月的甘肃陇南市武都区池坝乡,远山和绿野垄亩层层叠叠,乡村产业错落有致、布局有序,火热的乡间劳动场景溢满田脉;黛瓦白墙,排排村舍,勾勒出美丽乡村新画卷。

绿色是池坝乡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立秋之后的池坝乡风光迤逦,处处可见的高山草甸,郁郁葱葱的松树林,已成为当地旅游业的招牌。池坝乡红土道村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推出高山小镇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观光和度假需求,已成为城区市民近郊游的避暑胜地。

池坝乡孟家庄村,武都革命的火种在这里点燃,美丽乡村是它的亮丽名片。池坝乡在突出地域特色的基础上,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了革命先烈英雄事迹浮雕、孟家庄村史馆等红色旅游景点,让游客在游览时了解武都的革命先烈在池坝乡艰苦奋斗的革命历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连日来,由于持续高温,我们池坝乡红土道村和孟家庄村迎来了旅游的小高峰,日均接待游客500多人次。目前池坝乡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正在对红土道村的基础设施进行进一步完善,以便吸引更多游客来纳凉避暑。”池坝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李王林说。

红土道村和孟家庄村只是池坝乡打造美丽乡村的缩影。随着乡村振兴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池坝乡新老村庄有机融合,居住环境不断提升,村民幸福感持续攀升,从“一处美”变为“一片美”。截至目前,池坝乡共接待游客1.4万人次,创收160余万元。

“家里修厕所,我回不来,你能不能帮我找人代修一下?”“好,我找人帮你修,修好给你拍照片……”在外务工的孟家庄村村民李高云家中有改厕需求,因受疫情影响不能及时返乡,他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跟村干部沟通协调,解决了家中的难事。

为全面推行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改善干群关系,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今年以来,池坝乡紧紧围绕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核心内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广泛凝聚力量,完善保障机制,有效推动了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取得实效。孟家庄村村民刘希彦说:“自从有了民事直说委员会,帮群众办实事的热心人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多了,党群关系密切了,邻里关系融洽了,村里人的心窝窝也更暖了。”在推行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中,池坝乡通过“说、议、办、督、评、复”六个环节,以7个村党支部为核心,成立由村两委班子、群团组织、驻村帮扶工作队、乡贤、党员群众代表的民事直说委员会。建立常态化入户摸排制度和清单式管理机制,督促党员干部扑下身子、迈开步子,积极倾听群众呼声,实现了民情直通、民意直达、民事直办,建立健全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以前村里群众有矛盾纠纷的时候,如果双方当事人谈,就容易情绪激动,甚至有时候还会争得面红耳赤。现在我们通过民事直说的说事会,大家都把问题摆在桌面上说,坐在一起商量解决,并安排村里有威望、做人公道正派、双方都信服的中间人从中调解,矛盾纠纷很快就解决了,村民越来越文明,邻里关系也越来越和谐了。”池坝乡孟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郭永红说。

这几天,池坝乡九池村党支部书记杨全存正忙着和村民一起,在田间地头对当归进行秋季管护,为来年的中药材丰收积蓄动力。“我们村中药材种植历史比较悠久,现在全村中药材种植面积有6000多亩。最近正是当归管护的关键时期,我们及时组织群众做好中药材的田间管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让中药材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药方’。”九池村村党支部书记杨全存说。

池坝乡紧紧围绕区委“3 6”农业产业体系,按照“乡有产业园,村有产业点”的发展目标,成功打造了以当归、党参、大黄种植为主的池坝乡万亩中药材种植(育苗)示范基地。2022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2.2万亩,预计产值约1.12亿元。

如今的池坝,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观景、冬可赏雪,未来池坝乡将继续以产业为抓手,以文旅康养为载体、努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记者 牛新建 通讯员 焦小菊
返回目录放大缩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