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解读《实施“技兴荆楚”工程服务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文件精神。
《若干措施》共分六个方面20条,包括技能培训、产教融合、技能评价、技能竞赛、基础建设、组织领导等内容。总体思路是聚焦“三高地、两基地”现代产业体系,服务湖北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企业、职业院校、政府三方作用,让更多的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助力企业自主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持企业面向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全省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标准可提高20%;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等级认定评价,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鼓励建设技能人才评价诚信企业;支持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探索实行弹性学制,鼓励通过工学一体、校企双师联合培养高级工、预备技师和技师。
充分调动院校的积极性,助力职业院校为产业一线输送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持职业院校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对学生在省内现代产业重点企业就业的给予院校一次性培养补助;支持校企合作成效较好的职业院校,优先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分别给予200万元、10万元建设补助资金支持;支持职业院校大力开展技能培训,面向社会承接培训所得扣除必要成本后的剩余部分,按照最高不超过40%的比例核增单位绩效工资总量。
充分调动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助力广大技能人才投身湖北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技能人才成长发展的“新通道”,探索建立“新八级”制度,全面推行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促进职称、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认定有效衔接。打造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大舞台”,围绕现代产业体系主体工种,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在评选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三八红旗手时,向一线高技能人才倾斜。在开展湖北工匠、湖北省技能大师、湖北省技术能手评选中,对重点企业单列指标,让更多优秀技能人才竞相涌现。打造技能人才社会认可的“金饭碗”,鼓励企业在工资结构中设置体现技术技能价值的工资单元;鼓励有志技能成才的优秀青年就读技工院校,对技工院校高级工、预备技师班毕业生在入伍、就业、参加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等方面,分别按大学专科、本科学历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全面提升技能人才待遇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