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定河畔,稻田良顷,阡陌纵横;毛乌素腹地,牛羊成群,草木葱茏……如今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大地上,美丽乡村如诗如画,文化生活精彩纷呈,乡村治理和谐有效,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这些喜人景象的背后,是乌审旗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的真实写照,是全旗广大党员干部对标先进、追赶超越的真情奉献。
近年来,乌审旗坚决扛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政治责任,整合组织资源,调配组织力量,发挥组织优势,聚焦能力提升、龙头带动、固本强基、帮扶助力、智汇乡村、治理增效“六大工程”37件实事,探索走好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组织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倾力倾情书写乡村振兴的“乌审答卷”。
乌审旗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旗委书记任组长、相关县处级领导任副组长、旗直有关部门和苏木镇党委书记为成员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推动旗委书记、组织部部长、苏木镇党委书记任期内遍访嘎查村,全面落实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同时,将乡村振兴一线作为锻炼干部作风能力的重要舞台,深入实施“铸魂”“育苗”工程,推动基层干部做好“三农”工作。
乌审旗统筹整合旗直单位、驻地企业、党员干部资源,构筑完善的包联帮扶工作机制。安排6名县处级主要负责人牵头包联6个苏木镇,32名县处级领导、86个旗直单位、84家驻地企业捆绑共建61个嘎查村,63名旗直机关干部蹲点驻村,构建起旗委、旗政府统筹、县处级干部指导、包联部门助力、苏木镇嘎查村落实、驻村工作队帮扶的包联共建工作体系。
乌审旗整合各类资源向乡村振兴一线集聚,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内生动力。集聚培训资源,大力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举办各类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7期,培训嘎查村干部1350人次、基层党务干部244人次、驻村干部312人次、农牧民党员5540人次。集聚项目资源,争取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494万元、中央和自治区集体经济专项扶持资金225万元,下拨旗级集体经济专项扶持资金315万元,重点扶持16个集体经济项目。
乌审旗把实行“十星级”管理作为破解发展难题和推动工作落实的落脚点,创新开展嘎查村党组织“十星级”管理工作,通过星级颜色区分所得星级的程度和分量,提升组织力。2022年,全旗61个嘎查村党组织在“十星级”管理评定中获评10金的有22个、9金1银的有24个、8金2银的有15个,嘎查村党组织形成群“星”闪耀的良好局面。
乌审旗以“三年打基础、五年争优先”为目标,坚持“边创建、边完善、边提升、边总结”的原则,前三年实现“最强党支部”创建年年有亮点、步步有提升。2021年,对一批底子好的嘎查村党组织进行重点培育,选树创建首批22个“最强党支部”,为推进创建奠定了基础。2022年,结合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比武争星”、“十星级”管理评定、党建示范带创建等,争创4个市级“最强党支部”示范点、16个旗级“最强党支部”,创建比例达60.66%。
按照“应列尽列、应整尽整、发现即整”的原则,乌审旗对嘎查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相对后进情形进行认定细化说明,为排查整顿画出“路线图”。针对排查出的1个相对后进嘎查村党组织,采取“四个一”工作机制进行集中整治、挂牌督办。同时进一步压实包联县处级领导、苏木镇党委、“3 1”互助共建单位党委(党组)、嘎查村党组织责任。
乌审旗以开展嘎查村党组织“比武争星”活动为抓手,组织全旗61个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围绕理论培训赋能、现场观摩对标、登台打擂晒分、评选表彰选树等激励嘎查村党组织“争星晋位”、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创先争优,为推动乡村振兴赋能蓄力。通过“比武争星”活动,共选树12名优秀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奖励现金50万元。同时,推荐上报9名担当作为“好书记”,为12名优秀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免费体检,发放2021年度嘎查村干部绩效报酬244.8万元,全面激发嘎查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深化党建联合体、“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基础上,鼓励党组织、农牧民党员、乡土人才瞄准市场需求,引导农牧民选准发展路子。坚持先锋引领,实施“创业带富”“133”计划,即表彰选树10个嘎查村党组织“红色堡垒”标兵、30名农牧民党员“先锋引领”标兵、30名乡土人才“三农服务”标兵,形成每个苏木镇至少有1~2个“创业带富”嘎查村党组织“红色堡垒”标兵引领、每个嘎查村至少有1名农牧民党员“先锋引领”标兵或乡土人才“三农服务”标兵示范的创业带富的生动局面。
乌审旗预算旗级人才工作专项切块经费300万元、每个苏木镇乡土人才培育专项经费20万元用于乡村人才教育培训。坚持“一月一主题、一月一培训”的原则,分级分类开展乡村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实用技术人才等专题培训,共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86期,培训乡村各类人才3546人次,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
“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提升”专项行动、党建示范带创建、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乌审乡村振兴之景愈加浓墨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