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需要咖啡厅吗?如何经营好一家乡间咖啡厅?小小的一家咖啡厅背后又有何寓意?围绕这一话题,6月19日,由“中国农大-腾讯为村乡村ceo培养计划”主办的主题沙龙走进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福安村,共同探讨乡村新业态的培育,以促进乡村青年人才学习和成长。
福安村的这个咖啡厅近日刚刚对外营业,它是利用过去村里的老建筑改造装修而成。这场沙龙的举办地福安村,与昆明安宁市花巷雁塔一样,属于中国农业大学与昆明市政府签订的“开展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合作框架”的六个实验村之一,实验村中一项重要机制是探索产业增值和利益留村机制。
沙龙以专家对话形式开展,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秘书长唐丽霞教授担任主持人,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委副书记李松,云南云海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乡村ceo计划”资深导师赵晗,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易俊洁,昆明市严家庄民宿村联合创始人李鹏,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博士后曾艳受邀作对话嘉宾,共同为经营乡村新业态贡献真知灼见。
福安村为何建起了咖啡厅呢?李松表示,福安村需要一家咖啡厅。首先,乡村振兴需要产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发展和全民进步,这也是市场的需求和群众的需要,需要政府引导。在福安村的发展上,需要保持好本土的东西,也要有和城市需求同步的东西。其次,福安村选择在核心区建设咖啡厅,集阅读、乡村ceo创业基地、咖啡供应为一体,可开拓乡村发展的思路,同时通过农文旅融合可以解决游客的需求。再者,通过建立咖啡厅,宣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借此把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经验通过平台宣传出去。目前村里大部分的游客集中在周末、假期,平时人流量相对少一些,接下来会考虑如何建立更好的运营机制以及一些扶持政策,让咖啡厅更好地发挥功能。
对于如何经营乡村新业态,李鹏介绍了他们的经验。2016年底,民宿选址定在严家庄,2018年3月民宿正式开业。严家庄从最开始的1间民宿发展为14家民宿、231间房,并配套6个餐饮区、2个钓鱼区、1个露营基地等,单是租金就为村小组带来了近880万元收入,还解决了50多名劳动力就业问题。今年3月,村里加大了露营基地建设,把之前的亲子房减少50%,“五一”假期28间房的营业额近10万元,这是结合市场变化所做的配套融合。发展乡村业态、经营乡村需要从两个方面思考,需要结合市场变化和定位的群体,根据变化来做业态的调整和创新,并考虑如何新增业态。
李鹏建议,严家庄的经营依靠的是专业化,作为乡村ceo,做好运营管理,管好村庄的人、财、物,做到花小钱办大事。乡村ceo可以从几个方面重点抓运营,要对现有的多业态进行深入融合,组成套餐形式,提高福安村的会员客户,可以考虑从线下的私域流量进行发展。此外,还要利用好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要发展新业态,也要有活动进行配套。乡村管理牵涉到体系的很多方面,如管理团队的福祉提升、人才绩效的导入、人才的培训、线下成本的管理控制等,这些都需要乡村ceo来发力。
对于乡村ceo如何搭班子、组建团队,赵晗认为,团队组建具有挑战性,难度大,需要更多的情怀和耐心。从餐饮的角度来看,需要立足本地客人,深挖特色,同时要培养乡村ceo的审美能力。
如何在建设乡村的过程中保留地方文化?曾艳说,要在乡村主义和城市主义中间找到结合点。唐丽霞认为,在乡村建设中,要避免用城市建设的标准和方式来建设乡村。乡村最宝贵的资源是乡村业态和乡村文化,在福安村里建咖啡馆,是在传统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植入了现代元素和科技元素,比如房屋的外观保护了传统的特色,但是内部装修风格要考虑现在的消费人群特别是年轻人的需求,要舒适、时尚、简约。
两个多小时的对话交谈,涉及关于乡村新业态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如何探索好、发展好乡村的新业态,还需要乡村ceo根据村庄的发展实际,不断探索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