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 山 “锻 链”-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凯时kb官网登录
泰 山 “锻 链”
放大 缩小

总投资84.5亿元的8个重点产业项目线上签约落户,以泰安数字鹰航空科技产业园项目为代表的一批重点项目施工繁忙,泰山汇金智能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引进的4条现代化智能柔性生产线正紧张建设……当下的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一个个新兴项目相继签约,一批批“专精特新”企业加速培育,一座座特色厂房拔地而起,呈现出一幅由产业集聚铸就的恢弘场景。

新型工业化是发展之本、强区之基、富民之要。泰山区紧盯打造都市工业主阵地、当好全市产业“路由器”的定位,加快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区战略。今年,全区立足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努力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特色优势明显的主城区条件下的现代工业体系,奋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区建设新局面。

锻造产业链条

经过多年发展,泰山区已初步形成纺织服装、高端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等优势产业,涌现出一批行业单项冠军和有影响力的企业,“瞪羚企业”、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分别占全市的23.81%、18.75%,数量均居全市第一位,全省首家、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纺织服装国家级外贸转型基地等也相继落户。

今年,聚焦新型工业化战略实施,泰山区结合地域实际,在工业发展中确定了“3 1”产业格局,即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作为引擎的支撑和驱动作用,为纺织服装、现代食品、高端装备制造三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加新动能,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在此基础上,细化梳理了纺织服装、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现代食品、输变电及电线电缆等八大重点产业链或集群。

以数字经济为引擎,泰山区突出数字赋能,着力加快推进总投资97.3亿元的东华泰安工业4.0产业园等15个项目,聚焦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等重点领域,在链主企业引领、骨干企业带动、补链项目推进、延链项目招引、产业配套完善上发力突破,培育发展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数字经济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

同时,泰山区坚持高端引领,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三大支柱产业有力崛起,全力打造都市工业增长贡献极。纺织服装产业将发挥国创中心研发优势,加快薄弱环节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现代食品产业将围绕品牌化、产业化、特色化,推动建链延链补链,重点建成全国最大的液态食品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免疫微生态制剂研发基地、原浆啤酒生产基地、世界知名美酒特色产区——泰山产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将围绕数智化、生态化推动制造升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向新能源领域延伸,提高协同配套能力,输变电设备产业突破智能一体化配电设备等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打造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研发制造基地。

培育优势企业

走进泰安市泰和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台台先进机器飞速运转,各种输变电配套产品整齐摆放。谈起在特高压领域技术方面的突破和成绩,公司董事长张树民说:“我们研发的特高压国外垄断性产品,攻克‘卡脖子’技术,为多项国家重点工程提供设备和服务。”从几个人的小作坊成长为400余人的大企业,这家坐落在泰山区省庄镇的本土企业,用20多年的时间,在自主创新中实现逆势而上、破圈突围。

企业是新型工业化的关键主体。泰山区有不少像泰和电力这样的中小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和政府培育,实现由小到大、由专到精。围绕企业培育攻坚,泰山区着力实施骨干企业培育、企业上市梯次培育、企业技改升级,以及“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四大行动。通过开展工业企业10强、创新型高成长企业10强“双十强”培育三年行动,健全领导帮企、专家诊企、政策惠企、金融助企服务体系,鼓励骨干企业瞄准国内、国际一流水平,在关键技术创新、设备智能化改造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一批“链主”企业、“旗舰”企业。同时,建立动态后备企业上市资源库,针对拟上市的“种子企业”,建立“五项清单”机制,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步伐。

泰山区全力助推企业技改升级,开展“赋能化技改”“互联网 ”三年行动计划,针对企业关键岗位、生产线、车间、工厂4个层面,推进“制造”向“智造”加速蝶变,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力争年底6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泰山区鼓励中小企业通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升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加快推进“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努力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形成龙头企业顶天立地、腰部企业数量倍增、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3家,以及省级高新技术企业9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家。

聚力提质增效

“这个技改项目,从确定施工队到取得施工手续,仅用了1天时间。”在泰山区泰山啤酒工业园的发酵罐扩建项目现场,企业市场部经理马晓珑对当地政府上门服务效率赞叹不已。今年,泰山啤酒计划新增24个规格300吨的发酵罐,其中6个发酵罐近期就能启用。泰山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说:“这个项目属于简易低风险项目,我们前期一直在跟进。项目方施工队伍一确定,我们就带着审批章,上门对企业申报材料现场指导审核,当天就将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手续现场办理完毕。”

从“店小二”到“保姆式”服务,从“就跑一次”到“带章上门”,从“柜台式”审批到“客厅式”自定义服务……泰山区简化审批流程,推进“放管服”改革,助力服务效能再提升、营商环境再优化。为全力保障重点项目进展,当地深入推行“容缺办理”“拿地即开工”服务机制,为企业和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务,特别是将代办中心和项目建设融合为一个服务团队,推行“企业点菜下单,政府送菜上门”“代办专员”下沉服务。今年以来,累计跟进服务市区重点项目、“绿卡项目”169个,完成帮办代办服务事项4000余件。

今年,当地还积极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出台“助企开门红”10项惠企政策,全力帮助企业解决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同时,全区加大对企业、对项目的服务力度,目前已筛选586名区直机关业务骨干与重点企业结对任职“企业秘书”,累计服务企业2790余次,为企业破解发展难题510余件。此外,土地、人才、资金等新型工业化推进保障要素也在高效聚集充分涌流。在加强盘活低效闲置用地过程中,泰山区自成立工作专班以来,原址引进新项目18个,盘活低效闲置土地751.8亩,实现新增销售额69亿元,推动“沉睡”资产变资源。

记者 陈曦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