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广西河池供电局供电服务队,来到环江理昂农林废弃物热电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生产及并网发电情况。通讯员 覃浩笛摄
9月,南方电网广西桂林供电局组织专人上门开展屋顶光伏安全用电服务。通讯员 梁磊摄
广西平原型风电场——贵港市高传风力发电项目于8月底正式投产送电。 通讯员 韦振宏摄
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一头牵着能源所需,一头连着蓝天白云。广西壮族自治区消纳清洁能源电量再创历史新高,清洁能源消纳占比快速提升,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电和核电等非化石能源电量占比近60%。2018年以来,广西已经连续57个月、1730多天实现“零弃水、零弃风、零弃光”。
今年以来,广西新能源投产容量持续高速增长,累计并网容量达到238.4万千瓦,较年初增长18.3%。截至今年9月,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装机累计突破1500万千瓦,同比增加356万千瓦。
随着新能源发电能力大幅增加,风电具有“逆调峰”特性、水电发电量创历史新高等因素为清洁能源消纳带来重重压力。面对困难,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充分发挥电网“最强大脑”和市场化改革作用,全面提高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实现了清洁能源“全消纳”。
构建电网“最强大脑”
打造清洁能源消纳最佳形态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运用数字化手段打通电网“毛细血管”,不断升级电网调度模式。充分挖掘利用用电大数据,强化与气象部门的协作,准确预判天气变化带来的消纳风险,提前做好预案,为清洁能源消纳腾足“裕度”。1—9月,公司累计发布11份弃风弃水预警,新能源预测准确率在南方电网五省区电网公司中位居前列,充分发挥了电网的“预警机”作用。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依托气象综合信息、水库调度自动化、新能源调度综合管理三大技术支撑系统,积极开展精益调度,全区2000多座雨量站实现在线监测,大中型水电厂、集中式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实现实时可观、可测,发挥了电网“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全面提高了清洁能源动态调节能力。
日前,广西藤县协进屋顶光伏、柳州鹿山综合能源服务站通过边缘网关顺利接入自治区级边缘集群系统。这标志着南方电网首个采用“云边融合的智能调度运行平台”体系的省级边缘集群在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投入试运行,也标志着广西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进一步实现可观、可测、可控,为未来的清洁能源消纳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字化支撑。
深化市场化改革
推动实现清洁能源全消纳
1—9月,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充分挖掘广西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潜力,为清洁能源腾出“空间”约10.4亿千瓦时。自今年4月广西电力交易中心首次开展绿色电力交易以来,截至9月,累计成交绿电13.11亿千瓦时,首批绿证核发量领跑南方电网五省区。
“绿色电力证书完整展示了我们消费绿色电力的全过程信息,还支持二维码溯源查询,能够满足企业绿电消费认证需求。”广西恒庆建材有限公司代表郑益红表示,绿电交易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生产,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
一直以来,广西电力交易中心持续推动市场化改革步伐,构建清洁能源消纳的市场化交易机制,持续创新市场交易品种,积极引导风电参与市场化常规电能量交易。截至目前,广西累计成交风电电量36.41亿千瓦时。
完善电网平台
搭建清洁能源消纳“高速公路”
连日来,位于凤山县的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220千伏凤山变电站工程正加紧建设。预计建成后将全面提高凤山那兵、不老山风等9个项目的电力输送和消纳能力。其中,那兵和不老山两个风电项目将于2023年投产,届时年发电量可达2.1亿千瓦时。
当前,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500千伏新江输变电工程等超百项110千伏及以上电网工程正如火如荼建设。1—9月,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累计投资106亿元,加强电网平台建设、完善电网架构,加快新建、扩建新能源输送“高速公路”,既满足了清洁能源就地消纳的需要,又持续提高了跨区域消纳水平,使清洁能源输送和消纳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总经理韦恒表示,随着广西清洁能源装机持续增加,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将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步伐,全力推进电网智能化、数字化建设,提升电网态势感知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精心做好清洁能源消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