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出一派好“丰”景-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凯时kb官网登录
绘出一派好“丰”景
——新疆沙雅农商银行十年来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纪实
放大 缩小

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以北,新疆沙雅县就在这里。巍巍天山展雄姿,滔滔塔河孕生机,十年来,沙雅农商银行砥砺奋进,用一串串真实有力的数字,交出了支持沙雅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

沙雅农商银行资产总额从2012年9月末的23.07亿元到2022年9月末的113.87亿元,增幅为393.58%;存款规模从2012年9月末的19.45亿元到2022年9月末的83.02亿元,增幅为326.84%;贷款规模从2012年9月末的16.51亿元到2022年9月末的76.98亿元,增幅为366.26%。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数据见证了沙雅农商银行的发展之路,也见证了沙雅县民富县强、产业兴旺的迅猛势头。十年间,沙雅农商银行普惠金融与县域实体经济相辅相成、互为推动,有力促进了沙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银光点染兆丰年

秋风吹过大地,沙雅县百万亩棉田已进入采摘期。

作为新疆优质陆地棉产区,一条从种植到加工、生产、贸易的棉花产业链正在被完整打造,一朵朵洁白的棉花为沙雅人民带来了红火的日子。

“我来沙雅10年了,见证了棉花全产业链的发展。”高凤琴说。

高凤琴是新疆守信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沙雅守信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沙雅金松实业服装有限责任公司3家公司的负责人。从棉花制种到种植,从纺纱到织布再到制衣,随着当地棉花产业持续延链补链强链拓链,高凤琴的事业越做越大。2017年至今,依靠沙雅农商银行3.5亿元信贷资金的支持,高凤琴成立了制种公司、轧花厂和纺织厂。现在,投资1.5亿元的织布厂已建成,除织布外还将生产家纺产品、服装等,完成从一粒棉种到一件衣服的产业链闭环。

高凤琴的创业经历是沙雅农商银行支持棉花全产业链发展的一个缩影。

棉花是沙雅县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90万亩左右,年产值达60亿元以上。在棉花提质增产增效的同时,也带动了就业。

近年来,沙雅农商银行紧紧围绕自治区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聚焦棉花全产业链中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及纺织企业等融资需求,创新金融产品,拓展服务渠道,为棉农、棉花加工和纺织企业提供金融供给。

近十年,沙雅农商银行为全县逾5.7万户农户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累计投放棉花种植贷款超150亿元,仅2022年就投放棉花种植贷款21.5亿元。

在支持棉花种植的同时,沙雅农商银行还大力支持棉花产业链发展,以从事棉花收购、加工、制造、销售的龙头企业为核心,提供信贷支持。近四年,累计投放棉花产业链贷款逾百亿元。近两年,投放棉花收购贷款11.3亿元、纺织贷款8.5亿元、织布服装贷款1.8亿元。

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目前,沙雅县共有195万亩棉田,机械化率已超90%。

沙雅钵施然智能农机有限公司是集采棉机、播种机、喷药机等大型智能农机制造、销售、维修于一体的企业,自公司在沙雅县落地建厂以来,沙雅农商银行就多次深入开展实地调查,了解智能农机发展趋势,着重解决企业发展中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1.37亿元贷款助推智能农机快速发展。为延伸金融服务,进一步提高棉花生产机械化率,2019年,沙雅农商银行还与钵施然合作,创新推出大型农机具按揭贷款,支持棉花种植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购买大型机械,助推棉花产业高质高效发展。目前,已累计投放此项贷款1.35亿元。

由于地理环境优越,棉花品质上乘,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产业链完整,加之沙雅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沙雅的棉纺织品在市场竞争中,呈现出越来越强的态势。

“畜”势勃发牛劲足

初秋时节,一片片田野铺展大地,一个个养殖场青翠碧绿,一头头牛羊悠闲自乐……沙雅县处处生机勃勃,一派产业兴旺、物阜民康的喜人景象。

“家有两头牛,脱贫不用愁”“户养十只羊,不愁奔小康”“养殖场里就近打工,脱贫致富轻轻松松”,畜牧业正成为沙雅乡村振兴的生力军,相当一部分脱贫户通过养殖走向小康之路。

近年来,沙雅农商银行紧紧围绕阿克苏地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十百千亿”工程,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做实做细做精畜牧金融扶持措施,全力保障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资金需求。2018年以来,沙雅农商银行累计投放畜牧业贷款近10亿元。

为了顺应畜牧业发展新形势,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沙雅县近年来兴建15个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4个饲草料生产基地及1家集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集团公司,引导农牧民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全县的农牧业生产合作社已达571个,合作化经营已初具规模。畜牧规模化养殖达到83万头(只)以上,规模化比重达到80%以上。

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沙雅农商银行加强与畜牧管理部门的对接合作,建立资源互通共享机制,及时获取畜牧企业、产业集群客户、养殖大户等名单和金融需求。定期举办对接交流活动,联合开展业务培训,了解畜牧业发展趋势及相关政策,协助破解融资难题。

2021年以来,沙雅农商银行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评级、授信三个100%覆盖。截至今年9月末,沙雅农商银行已完成养殖合作社建档246户、评级237家、授信191户,累计向县域106家养殖合作社及股份经济合作社投放贷款4.59亿元。

此外,沙雅农商银行聚焦畜牧产业融资主体抵押物不足,以及生物资产抵押监管难度大、服务成本高、客户获贷率低等问题,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一方面,开发循环使用的信贷产品,并提高产品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政府 银行 保险 担保“四位一体”的担保方式,共同搭建融资增信平台。鼓励畜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为其带动的家庭农场、农户等提供担保增信,构建发展共同体。

普惠金融暖民心

扶“三农”、助小微、惠民生……十年间,沙雅农商银行在改革中起步,在探索中前行,在转型中突破。

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时,沙雅农商银行就会把金融服务春耕备耕作为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大对种植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让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流向田间地头,支持农民尽快投入生产。

这些年,沙雅县塔里木乡墩阔坦村村民热合米吐拉·吐尼亚孜在沙雅农商银行的帮助下,解决了春耕备耕资金短缺的难题。

“我今年种植了500亩棉花,在农商银行一共贷款20万元,主要用于购买农资。今年我的棉花长势非常好,又是一年丰收季。”热合米吐拉乐呵呵地说。

一直以来,沙雅农商银行坚守“三农”主阵地,深耕本地市场,在支农支小上下功夫、做文章,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

沙雅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袁亚飞介绍,近年来沙雅农商银行还通过优化农户小额信贷产品,全力推广“农贷通”,将农户小额信贷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实现了线上申请、支用、还贷,快捷方便,有效保障了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沙雅农商银行党委还呼吁各支部通过“党建 脱贫攻坚”“党建 整村授信”等方式与全县各行政村村委会建立共建关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

截至2020年末,沙雅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4608户、金额10738.6万元,帮扶全县57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沙雅农商银行还从做深做细普惠金融入手,下沉结算、科技赋能网络布局,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截至2022年9月末,投放实体贷款76.98亿元、涉农贷款59.50亿元、小微贷款40亿元,县域市场占比达63%。

田畴织锦绣,沃野好风光。在沙雅农商银行金融活水的浇灌下,放眼南疆大地,一个个承载着希望与幸福的“绿色梦想”在牧野延伸,一个个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项目落地生根,一幅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绿色画卷,正在沙雅这片沃土上徐徐展开。

记者 查燕荣
返回目录放大缩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