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样板”共富先行-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凯时kb官网登录
“邹城样板”共富先行
放大 缩小

孟子故里山东邹城,素有“邹鲁圣地”的美誉,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经济百强县。近年来,邹城市坚持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现农业文化旅游民俗融和发展,驱动乡村经济走上快车道,打造了共同富裕先行的“邹城样板”。

“喊泉”、摸鱼、啤酒节,民宿、民俗、农家乐,虽然天气渐凉,但邹城市大束镇大洪沟民俗度假村依然热闹非凡,人们在这里畅享美丽山乡的现代农村生活。“没想到农村现在建设的这么漂亮,这里交通便捷,周末带着家人逛逛,非常开心。”游客对大洪沟赞不绝口。

大洪沟超级乡村项目由浙江中图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总投资1.6亿元,旨在通过挖掘本地自然和文化资源,将北方民居和农耕文化相融合,打造集高端旅居、休闲康养、民俗体验、学农课堂、文创乡创孵化培育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项目。项目建成运营后,将通过云起酒店销售、入住商铺运营、乡村产业孵化、本地农产品代销以及物业租赁5个方面实现年营业收入4000万元,年接待游客量可突破20万人次,包销当地冬桃5万斤以上,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个。

“大洪沟超级乡村只是邹城市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大束片区)的核心区域。”大束镇宣传委员刘静静介绍,示范区(大束片区)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涵盖12个村庄、1万余人,北依曲阜尼山圣境、南接峄山风景名胜、东连邹东百里生态长廊、西临京台高速邹城出口,为孔孟文化连接轴核心区域。

同时,这里拥有大沙河、葛炉山、鸿山以及上万亩丘陵山地等优质自然资源优势,生态环境逐年提升;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串联的钓鱼台农家乐、葛炉山打造“乐游大束”精品旅游路线。今年5月,这里通过了省委农办现场验收,被评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片区。在2022年济宁市上半年重点项目观摩中,邹城市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大束片区)位列五佳项目第一名。

近年来,邹城市坚持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高标准建设大沙河生态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治理河道9.6公里,绿化面积17万余平方米。同步规划了120余亩的匡衡湖湿地公园,建有重点景观10余处,将孟子湖、大沙河、匡衡湖、葛炉山等生态景观相连,探索出一条城乡一体、绿色环绕、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先行路。

“目前,我们村有26户参与香菇种植,每年有两季收成,每季能收4茬,每年每棚收入2万多元。”大束镇南葛村党支部书记张向德表示,村里的经济发展正是得益于大束镇大力发展的蘑菇种植产业。目前,大束镇蘑菇产业园已建成蘑菇科创园、香菇种植示范基地,招引5家全国工厂化金针菇、杏鲍菇排名前十企业落户发展,更有恒信、友硕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全市“邹城蘑菇”种植2460万平方米,年产鲜菇38万吨以上,工厂化金针菇产量更是占到全国的14%。借助小镇的发展红利,周边村庄也主动承接食用菌种植产业,南葛等4个村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动40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6万余元。

大束镇的良好发展情况,是邹城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缩影。近年来,邹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率先探索“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的共同富裕示范建设。通过高点定位、突出特色,不断唤醒乡村沉睡资源,激活山、水、田,赋能人、文、旅,推进生态旅游、主导产业、农旅文化联动共融发展,打造生产、生活、生态深度结合,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改革持续纵深推进的共同富裕“邹城样板”。

记者 陈曦 通讯员 盛超 郭常鹏
返回目录放大缩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