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青山区创新思路构建“大科普”格局-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凯时kb官网登录
武汉青山区创新思路构建“大科普”格局
放大 缩小

本报讯 9月29日,2022年青山地区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青山先行区背景下炼化产业多元化发展高端论坛在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举办,总结了青山区科学技术协会近年来整合辖区资源践行科普惠民的成果。武汉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熊少明,青山区副区长朱海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新华等出席活动。

朱海林表示,青山区科协近年来充分利用辖区科普资源,发挥辖区企业、院校的优势,创新“x 科普”概念,打造“党建 科普”“科技志愿服务 科普”“云端 科普”“旅游 科普”等模式,形成了政企共建、院社共建、校企共建、社校联盟的“大科普”格局。

当天,熊少明为武汉钢铁文化科普展示基地、青山区南干渠园林科普基地、青山区青少年宫科普基地和青山区图书馆科普基地授牌“市级科普教育基地”。

朱海林和曹新华为西鱼家科技志愿服务队队长徐慧、武钢集团运营管理部科技与信息化总监张新、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发展技术部树脂技术中心主管师陈云静等7位青山区“最美科技工作者”授绶带。

徐慧以科技志愿服务为抓手,积极汇聚各类优质社会资源,打造了线下组织和线上互动相结合的双线科技志愿服务模式。6年来,她带领团队在全区开展“涂鸦玩偶”“错袜日”特色心理课堂及“银龄行动”等科技志愿服务500余场、覆盖50个社区,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居民科学素养。她说:“未来,我们科技工作者将继续扎根基层,开展精准、有效、可持续、常创新的惠民科普活动,不负科技志愿者的使命担当,为科技兴国贡献力量。”

活动当天,“青山院士之家”揭牌成立。

青山区各单位、各街道、各科普教育基地已开展2022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40余场次,营造了爱党爱国、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

记者 余惠玲 通讯员 余琳娟 刘佳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