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反哺润桑梓-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凯时kb官网登录
乡贤反哺润桑梓
——甘肃静宁实施“归雁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
放大 缩小

静宁县“归雁工程”启动大会现场 通讯员 王服邦摄

甘肃省静宁县,这座地处黄土高原的西北小城,40多年来先后培养和输送了10万余优秀学子。他们在祖国建设和发展的前沿阵地奋斗拼搏、创新创业,树立了良好的静宁形象,也积淀形成了静宁发展的雄厚人才资源基础。

2021年中秋节前夕,因静宁县委、县政府发出的《致静宁老乡的一封家书》引起了静宁籍在外人士的广泛关注,激起了在外游子反哺家乡的共鸣。

静宁因势利导、创新举措,拉开了以静宁籍在外人士为主要工作对象的“归雁工程”大幕。

这份《实施“归雁工程”促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静宁县“归雁工程”行动实施方案》,从工商准入、税收优惠、金融扶持、权益维护等13个方面对雁归人员予以保障,凸显了静宁县委、县政府为雁归人员铺好路、筑好巢、安好家的诚意。

为了掌握静宁籍在外人士的详细信息,县委号召全县上下用好“关系网”、打出“亲情牌”、转发“引雁贴”,广大干部群众争做“引才大使”,一场浩浩荡荡的网上引才行动全面展开。

静宁县归雁工程引才登记小程序显示,截至2022年5月,累计引才入库约2.31万人,其中有投资创业意向的5700人,有就业意向的6100人。

在大力招引登记的同时,县归雁办加强业务跟进,按照引才登记、审核分类、归口承接等环节梯度推进业务工作,每名登记对象都分解给具体的业务部门和包抓县级领导,相关部门主动与库内项目成熟、方向明确的静宁籍在外人士沟通对接,积极落实他们回乡创业的合作意向。

在静宁县甘沟镇的甘肃西物优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凯时尊龙的产品展示区,公司负责人王星正滔滔不绝地向来访者介绍“甘小星”苹果脆产品系列,旁边的工作室里苹果花茶飘香。

今年44岁的王星算是第一批“归雁工程”引进的典型人物。去年,当看到“一封家书”的那一刻,在妻子刘聪聪的支持下,带着团队踏上了反哺家乡的道路。

“让城里人随享幸福的味道,让我们的产品货通天下”。王星告诉记者,“甘小星”的“甘”不仅仅源于苹果的甘甜可口,还因它诞生在一个名叫“甘沟”的静宁西北乡镇。

短短一年时间,王星把苹果加工成苹果脆、苹果茶、苹果蛋糕等绿色食品。作为公司自产自营的“静宁苹果”系列加工产品,无论从产品品类开发,还是产品本身的生产细节以及包装设计,王星都一丝不苟地追求完美,力争让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印上“静宁苹果”的烙印。

王星一边抓“甘小星”生产线,一边拓“西物优品”运营线。当“甘小星”苹果脆系列产品正式上市销售,深受顾客认可和喜爱。同时,通过“西物优品”线上全域电商平台、短视频、直播带货,整合了甘肃、陕西、新疆等13个地区的名优特产,链接销售到一线城市。

目前,“甘小星”营收达170万元以上,在静宁县甘沟镇完成建立苹果产业加工基地1处,乡镇直播间1间,村点直播间25间。在线销售“甘小星”苹果脆3万余件,直播间创收80余万元,带动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07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

同样,出生于静宁县仁大镇李河村的李健,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返乡创业。他创建的静宁县智慧果业科技创新产业园,集苗木繁育和科技创新于一体,为推动全县林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智慧、提供新样板。

李健探索创新科技集成和联农带农益农机制,大力推行“托管建园管园”模式,为周边300余户果农提供统一化建园标准、专业化技术服务、品牌化营销管理,宣传推广果园现代化管理技术。托管园每年吸纳300余人长期务工,人均增收1万余元,为周边群众增加了家门口就业新机会,让群众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越来越好、幸福之路更加坚实宽广。

正如静宁县委书记何鹏峰所言,让静宁真正成为投资热土和创业福地,吸引和带动更多静宁籍在外人士把个人事业发展与家乡发展结合起来,为家乡发展携资引智,让“绿色开放兴业安宁幸福”新静宁华彩绽放,在“十四五”宏伟蓝图上恢弘起笔,昂首前行。

记者 牛新建
返回目录放大缩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