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旬邑县依托区域资源禀赋,坚持“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主线,创新帮扶模式,接续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就业是基础。旬邑县创新性地选育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土专家”、返乡能人、乡贤名士等进入村两委队伍,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和致富带头人,“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用身边人指导身边人”,让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为给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旬邑县坚持“争创示范、全面过硬”的工作思路,在“整镇过硬、整县提升”创建活动中发力,在执行党支部工作条例和党务工作规范化建设中强化落实。今年以来,旬邑县以“书记领题”项目为抓手,抓好村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考核,进一步强化“头雁效应”。对党员进行分类量化管理,组织引导他们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彰显担当,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号召力。
旬邑县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建设,夯实就业技能基础,集多方力量建成旬邑县公共实训基地。基地紧盯就业目标,以“培训 技能评价 推荐就业”的服务模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项目。在注重为群众增收致富插上“金翅膀”的同时,也高度重视打造地方技术品牌。“旬邑建工”“旬邑家政”“旬邑苹果园艺师”“旬邑剪娘”等劳务品牌正逐步形成,成为旬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在帮扶工作中,旬邑县搭建了县、镇、村、帮扶干部一网覆盖的履职工作格局,建立干部供给清单,安排“四大家”主要负责人一人包一区,县级领导一人包一镇,县直部门一家包一重点村,确保责任全覆盖、工作无死角。按照“撤一补一、谁撤谁补、先补后撤”的原则轮换队伍、筛优选强,推行“老人带新人、基层带机关”的传帮带模式,确保工作无缝衔接、有序推进。建立乡贤助力清单,逐镇分片开展“迎乡贤、兴产业、建家园、促振兴”活动。聘请91名在外乡党担任村“名誉书记”“名誉主任”,吸引42人回乡投资兴业。
精心谋划产业发展,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旬邑县高度重视招商引资,让传统产业焕发了活力。
陕西农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位于旬邑县太村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区,是一家综合性电子商务公司。公司通过招商引资落户旬邑以来,坚持技术革新,心系群众增收,投资建设多条生产线,实现了初级农副产品的县域精深加工。坚持聘用本地工人、采购本地原料,目前原料本地化采购率达到80%,带动县域面粉、鸡蛋、马栏蜂蜜等农副产品销售2000余吨,实现产值5500万元。公司年生产销售农产品5000吨以上,快递发单量超过300万单,销售额1.8亿元,为推动旬邑农副产品销售、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开辟了新路。
县域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支点。旬邑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李淑娟说:“旬邑县坚持‘有特色、可持续、能受益’的原则,贯彻‘果稳面、粮稳产、菜精细、菌扩量、畜集约’的发展理念,依托区域资源禀赋,完善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产业向农产品加工、乡村观光旅游、物流配套服务等方向多线延伸、全面拓展,激发了乡村振兴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