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绿色工厂”的“蓝天突围”-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凯时kb官网登录
新春走基层 |“绿色工厂”的“蓝天突围”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黄河上游最大支流湟水河流域,一度兴起的“硅铁走廊”虽然繁荣一时,但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民生,当年急功近利、一哄而上的做法为后期一二十年的治理埋下了沉重负担。这个被后人称为“黑烟通道”的“三高”地区如今治理如何?隆冬时节,记者从青海省省会西宁驱车,赶往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国水泥协会‘十佳矿山’企业”——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展开实地采访。

春秋57载,“绿色工厂”不负华年

 车辆行进在京藏高速公路,顺着湟水河东行途经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海东市高铁新区、乐都工业园、民和史纳新区……一路蓝天碧水,气象一新。

 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是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地处甘肃省和青海省交界处,距兰州市、西宁市各110公里。公司成立于1966年,经过57个春秋的发展,现有在册职工250多人,注册资金2.17亿元,拥有一条日产2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水泥产能达到70万吨,资产总额4.37亿元,2022年实现利税2176.8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6371.43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4534.8万元。

 在与企业职工的座谈中记者了解到,公司自2016年起连续六年荣获青海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2018年通过国家一级安全标准化现场评审;2018年荣获青海省“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企业”称号;2020年公司北山大理岩矿遴选为全国绿色矿山,入选全国建材行业“十佳矿山”称号;2020年荣获青海省省级绿色工厂,青海省首家“健康企业”称号,荣获青海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生产厂区2021年荣获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工厂”称号。

“绿色工厂”让热爱更有尊严

 “现场整洁、设备干净、环境优美、职工精神面貌良好,彻底颠覆了大家对水泥企业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认知——这是主管省长2022年4月调研我们企业时说的。当时,在一旁边拍照的我顿觉无比骄傲,作为公司的一份子,我也参与和见证了公司的发展巨变。”作为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第二代“水泥人”的金焕弟,1998年技校毕业后,沿着父亲的足迹一路已走过24个年头。

 作为“水泥人”后代,金焕弟打小就生活在水泥厂。她说,小时候,我们厂区天空雾蒙蒙,不下雨的时候会“下灰”。印象中的爸爸从来都是一身的灰,还总睡不了囫囵觉,常常半夜被叫去“修窑”,几天后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我刚参加工作时,天天被皮带走廊的灰呛的不能呼吸,虽然师傅们教我戴上几层口罩,但还是挡不住肆意飞扬的粉尘灰,一个班下来鼻孔里全是“泥灰”,女工们的头发虽然“里三层外三层”裹的严严实实,但下班后还是会变成“灰毡”。岗位上灰尘聚集,石膏堆场、原材料堆场、熟料堆场……工厂的各个角落无“尘”不在。

 “这些年技术改造、绿化美化,收尘设备、环保设备纷纷上马,管理制度更精细了,工作环境干净鲜亮,现场整齐有序。标准化车间里转动的磨机更显生机,橙色的无动力抑尘槽不仅带走了皮带走廊的灰尘,让工作人员心情愉快操作得心应手;包装段的改造实现‘零粉尘’,拉运司机赞不绝口;石膏堆场变成了漂亮的花园,熟料堆场成了平整的职工停车场和休闲小游园;原材料堆场变成了漂亮的堆棚……迈步厂区,春天,柳枝吐蕊、桃花芬芳;秋天,格桑花随风摇曳,工厂成了美丽的花园。”金焕弟在自己的工作笔记中写道。

“金山银山”,“绿色工厂”畅想曲

 “由于我们原材料含碱量底,产品强度高,一直是高端市场的抢手货,主要供应海东地区的重点工程建设。三年来,

 供应同仁南至西卜沙高速公路建设8万吨,宁缠娅口至克图公路11万吨,临夏至大河家高速公路29万吨,兰新高铁张家庄隧道震后修复工程5万吨,加西高速公路工程30万吨……”走在干净卫生的厂区,公司总经理王旺军介绍。

 王旺军说,围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公司扎实推进环境整治提升。举全公司之力,扎实开展春季和秋季矿山植树绿化工作,职工自发修建集留池三座,观景台一座,截排水沟和马路排水沟5000米,安装制作宣传牌58块,并按党支部划分责任区,负责树木养护工作,经过近几年大力开展矿山绿化工作,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22年,编制了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方案,实施矿山生态恢复治理面积30000平方米,硬化矿运道路1300米,修筑排水沟1000米,改造矿山生态恢复上水工程5公里。投资27万元,对采矿场周围近3万平方米复绿区域进行了补种、喷播复绿。3年来,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矿山累计完成生态恢复治理投入2567万多元,矿山经过多年的生态恢复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实现了开采和生态恢复治理并重目标。

 在水泥磨房车间,参观人员正为看不见传送带和传输的物料纳闷时,王旺军指着一组组箱式设备说:“这是公司投资120万元将粉体输送皮带机改用新型抑尘槽技术,实现全密封输送,消除扬尘污染,实现了清洁生产。”

 设备“降尘除噪”改造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公司投资150多万元购置散水车、高压冲洗车和清扫车5辆,定期对厂区道路和工作场所进行清扫和散水降尘;投资2000万元封闭了公司所有物料堆棚,消除作业扬尘,对于有害气体场所,投资100多万元对质量部化验室进行了改造,采用在通风橱中负压操作,防治有毒气体外溢;在噪声治理中,投资240多万元,在噪声源上安装消声器,降低噪声污染。参观完铺设地板砖的包装车间后,王旺军说:“我们企业对打好‘蓝天保卫战’是有自信的,在国家排尘标准的基础上,公司自我加压,提高标准实现了超低排放。”

 负责公司技术改造的副总经理刘海荣指着远处高耸的设备说:“那是我们投资552万元,对预热器开展的降阻脱氮技术改造,有效降低了污染物对大气排放量,实现了大气污染物的超低排放。”

 环保可持续发展在节能减排中得到体现。公司紧扣“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总体目标,不断加大节能减排技改投入,持续优化工艺流程,全面细化节能减排技改方案。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在“彻底换血治污”中完成了水泥窑高效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窑尾袋收尘改造、生料磨和水泥磨系统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采用高效节能技术进行大型风机节能改造,第四代篦冷机改造,矿山自动化改造,厂区噪声达标的综合治理、水泥窑在线监测和在线视频监控、水泥窑脱硝系统改造,矿山破碎系统技术改造等,实现了煤电消耗大幅降低、各项工序能耗指标低于限额标准、粉尘等达标排放的目标。

 环保成果在科技创新中得到巩固。目前,公司采用的日产2000吨高固气比水泥熟料生产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德龙教授发明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工艺技术。高固气比悬浮预热分解理论属重大理论创新,以该理论成果为基础发明的高固气比水泥悬浮煅烧新工艺构思新颖,过程简洁可靠,投资省,热效率高,余热利用充分,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多项指标创新型干法技术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回转窑水泥熟料煅烧技术一次新的突破。与同规格普通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相比,增产40%以上,节煤20%以上,节电15%以上,二氧化硫减排70%以上,氮氧化物减排50%以上。凭借出色的经营能力和一流的管理水平,公司实现了节能环保和绿色发展,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环保效益在循环经济“吃干榨尽”中得到提升。公司合理优化配料方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固废资源,水资源实现循环利用,实现废渣和废水零排放。2022年在生产中综合利用矿山废石15.78万吨,粉煤灰6.7万吨、硫酸渣10万吨、煤矸石5.9万吨、脱硫石膏2.6万吨。“公司废气、废水的余热发设计方案已上报集团公司,进入评审、立项阶段,预计2023年可以启动,到时公司效益又可迈上一个新台阶。”王旺军掩饰不住内心喜悦。

 来自海东市生态环境局的最新统计显示,2022年截至11月30日,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2.4%,pm2.5浓度为30μg/m3,较去年同期下降6.3%,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42,同比改善12.5%,空气质量达到“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预计2022年能够完成pm2.5浓度34μg/m3,优良率92.0%的目标任务。此外,黄河出境大河家断面、大通河出境峡塘断面水质达到ι类;湟水河出境断面边墙村达到ⅲ类水质,均达到相应考核目标。(记者 申维祖)

编辑:李旭晨
责任编辑:杨玉
阅读量88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