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西昌艾雅康鸟类生态博物馆开馆 -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凯时kb官网登录
四川西昌艾雅康鸟类生态博物馆开馆

6月17日,位于四川省西昌市邛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小渔村的西昌艾雅康鸟类生态博物馆开馆。该馆集展览、科普、文化展示等为一体,是具有沉浸式体验互动的现代化新型博物馆。

据介绍,该博物馆展馆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分为序厅和10个主题展厅等。运用多媒体互动、实境体验等多种方式,为游客打造探索鸟类、鸟与人类、处处闻啼鸟等展区,用不同的方式让游客了解不同的鸟类知识,通过vr技术让游客感受人与鸟类和谐共生的唯美场景。

艾雅康鸟类生态博物馆开馆,折射出西昌市在生态文明建设端的不懈努力。该博物馆所在地邛海属高原湖泊,是四川省第二大天然淡水湖,作为西昌乃至全凉山人民的“母亲湖”,它既能调节西昌区域气候,又是城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承担着饮用水源供给、气候调节、环境美化等重要责任,滋养着近百万人口。

上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因围海造田、填海造塘、餐饮住宿等无序发展,邛海近三分之二的湖滨湿地遭到严重破坏,滩涂和原生湿地基本消失,水鸟和本土物种减少,湿地生态功能日趋降低,水域及湿地面积缩减至不足27平方公里,水质从ⅱ类降至ⅲ类及以下,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近年来,凉山州委、州政府与西昌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共识,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累计投入50余亿元,先后实施了退塘还湖、退田还湖、退房还湖“三退三还”工程,生态搬迁邛海周边群众5万余人,分六期建成2万亩环邛海湖滨带湿地,打造出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城市绿肺”的功能日益显现。

通过系统修复与保护,邛海水域及湿地面积从2006年不足27平方公里恢复到34平方公里。作为西昌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十三五”以来监测数据显示,邛海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整个邛海的35公里湖滨带得到修复,环湖林草覆盖率达到92%,湖滨带生态环境功能得到恢复;为水鸟、鱼类、昆虫、微生物的生息繁衍营造了良好的生境,近年来湿地内共有维管植物498种、鸟类210种,其中2021年新增鸟类15种。邛海水质稳定达到ⅱ类。

从人进湖退到改土改田,从无序开发到划定红线,从农田鱼塘到湿地公园,从水质恶化到碧水连波,西昌市用了十余年时间闯出了“立法保护、顶层设计、政府保障、群众欢迎、生态红利”的生态环境治理经验,蹚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西昌实践的健康路子,走出了生态保护与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如虹大道。西昌先后被评为“中国最佳野生鸟类观赏地”“中国最美养生栖居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环保科普基地”、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首批“国家湿地旅游示范基地”,并被誉为国内“四颗湿地明珠”之一。2021年,成功创建为国家城市湿地建设与保护的典范,入选国家“2021年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为高原湖泊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可复制推广的绿色生态之路。

为进一步保护好“母亲湖”,西昌《邛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1-2035)》正在编制中,将从更高层次全面评估邛海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系统治理,届时邛海有望迎来更多的鸟儿栖息。

2022年6月15日,西昌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正式通过,决定批准绿尾虹雉为西昌市市鸟。(记者 戚原)


编辑:杨玉
责任编辑:徐家昕
阅读量869
网站地图